昨天一早,天刚微亮,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客户经理吴金铭已在赶路,张家港有三家分别从事铝业、钢铁、铜业相关业务的小微企业负责人正在等她,尽快按要求办理“信保贷”后,三家小企业急需周转资金的燃眉之急就能解了。“像这样深入小微企业,上门提供金融服务已持续一年半了。”该行零售公司部副总经理张洋告诉记者,截至目前,宁波银行苏州分行20个小微服务团队共180人,已走访了苏州小微企业8万家,成功为近万家企业进行金融输血,助其走出融资困境。和宁波银行苏州分行一样,通过搭建政府金融服务平台、配套专项政策措施,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端出了专项服务“大餐”,全市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能力不断提升。

  让企业“找对门”

  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服务企业超3.6万家

  “我们在推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过程中,发现主要有三大难题:企业‘缺渠道’、机构‘看不准’和 政策‘不会用’。”记者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很多企业对金融产品不熟悉,缺乏专业金融对接渠道,银行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则缺乏了解,获得的企业数据真实性不强。此外,各类扶持政策宣传不够、资金分散、撬动作用有限等问题的存在,让银企对接存在不小困难。

  2015年,市政府出台《苏州市金融支持企业自主创新行动计划》,多措并举打造“企业守信用、机构有创新、政府有推动”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苏州征信平台的综合运用,精准助力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发展。其中,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在帮助企业“找对门”方面发挥了积极功效。企业通过平台在线发布融资需求、金融机构在线受理企业融资申请,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双向选择、自主对接,帮助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多走网络,少跑马路”,提升融资对接效率。至今年9月末,企业在平台上已累计发布融资需求4.9万项,累计解决融资需求4.1万项,融资对接成功率84%。据统计,74.96%的平台企业可以在3天内完成从融资信息发布到通过放款审批的全部线上流程,79.49%的平台企业可在5天内完成融资,远低于线下平均审贷时间。全市已有42家金融机构建立了金融支持中心,通过专属服务机制、专业服务团队负责平台对接工作,并以规模专设模式、考核激励专设模式,对自主创新小微企业的贷款规模保证全额支持,配备专项资源推动平台对接工作。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服务企业超3.6万家,为1万多家企业解决6125亿元融资。其中,首次在银行获得贷款的企业占比达25%。获贷的小微企业占比达87%。单户1000万元以下符合普惠金融标准的贷款占平台所有贷款比例为84.5%。各项政府配套政策运用还有效降低了平台企业的融资成本,目前平台企业的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94%,低于同期全市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5.09%。

  让银行“看得清”

  地方征信平台创造 更多数据“红利”

  “借力苏州征信平台,与地方征信系统数据对接,进行企业关键信息交叉验证,实现数据信息客观性、风险关口前置性、系统控制智能性、风险管理集约性四大关键风控功能,3年来,我们行通过平台对接的授信业务不良额累计仅320万元。”建设银行苏州分行普惠金融部总经理杨璎的话代表了诸多银行的切身体会。以征信平台为龙头的苏州征信体系建设,让越来越多的银行因为“看得清”,在支持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实践中,底气更足了。

  信息是征信建设的根基,没有信息何谈征信。在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推动下,苏州征信平台架好了信息归集的“高速公路”,直接打通了与78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网路,归集了600余个反映企业经营发展情况的微观颗粒指标。截至今年9月末,平台累计入库信息已达2.19亿条。同时,广大企业的合法授权也让众多信息的可持续归集及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至9月末,平台已累计征集授权企业38.23万户,实现了有贷企业全覆盖、新设企业全覆盖和享受金融支持政策企业的全覆盖。

  信息资源归集后的重要一步是如何把资源变成资产。苏州征信打造了以征信数据库为核心,基础应用系统、增值应用系统、移动端应用系统、智能应用系统协同运转的“一库N用”平台架构,为金融机构提供全流程征信产品链。“苏州征信平台在前端以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股权融资服务平台等融资撮合系统为入口,帮助小微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线上融资匹配。在中端,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对融资需求和征信评分进行匹配识别,开展智能投顾。在后端,用征信数据给小微企业打上各种标签,为各项政策制定和施行提供数据依据。通过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征信数据产品和金融支持政策的三箭齐发,让更多小微企业获得精准支持。”苏州企业征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康告诉记者,苏州征信平台所做的就是用各种数据产品让银行更全面、精准地了解企业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发展趋势,协助银行升级获客渠道及风控技术,逐步推动小微金融在客户发掘、信用评级和授信审批中实现非现场、全自动和数据化作业。通过让金融机构普遍享受到征信数据的红利,吸引更多金融资源主动流入到苏州的实体经济中去。而从实践看,2016年起苏州征信平台查询量出现爆发式增长,与查询量增长同步的是,2017年一季度开始,苏州有贷小微企业户数、首贷小微企业户数,与新设立小微企业户数,三者增速的差距不断缩小,2019年一季度开始,苏州有贷户和首贷户增速更是反超了新设企业户数增速,信用类贷款增速也超过了抵押、担保和保证贷款的增速,这样的表现令人鼓舞。

  目前,接入苏州征信平台的一级分行及总部级金融机构已达100家,银行机构早已全覆盖。同时,已有11家银行将苏州征信平台的数据通过接口方式直接嵌入到信贷系统中。平台开发的客户筛选模块已帮助25家银行累计筛选企业数十万户次,其中6135户企业因此获得了“首贷”。此外,零售信贷运用企业征信发掘客户,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贷款履约责任保险等新场景也在逐步开辟中。“如今,小微企业数字征信实验区的建设,为苏州征信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姚康表示,加快试点打造长三角标杆性征信平台可谓任重道远。

  让政策“活起来”

  政银合作把创新落到实处

  整合完善政府扶持措施,让政策“活起来”是苏州坚持政银合作,创新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的又一切入点。

  为更好运用信用类工具,通过风险对冲、团队激励等形式,鼓励金融机构为创新型、轻资产企业提供纯信用融资,加大对企业“首贷”、“首保”的支持力度,我市设立了首期规模10亿元的信用保证基金,基金与银行、担保公司分别按照65%、20%、15%的比例共担贷款风险,鼓励银行机构扩大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设立首期规模1亿元的投贷联动引导基金,通过投贷结合的方式,帮助企业获得股权加债权的联动融资。对企业上市、“新三板”挂牌、发行“双创债”等也有相应的政策奖励。目前,苏州综合金融服务平台上由政府信用保证基金进行风险分担的“信保贷”产品累计帮助3368家企业获得授信214.86亿元,其中有近一半的企业为首次获得贷款的企业。平台还引入人民银行再贷款政策,设计推出“小微e贷”,以再贷款定向支持模式助力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已累计为近千户小微企业解决融资近30亿元,户均贷款278万元,最低利率仅3.92%。针对直接融资尤其是股权融资“短板”,平台还上线了苏州股权融资服务平台项目,企业和股权投资机构通过搭建平台、依托征信数据多维度发掘企业价值、配套奖励政策降低机构投资风险、延伸服务体系加强配套服务,推动企业对接资本市场。至9月末,股权平台入驻基金管理人112家,股权投资基金122支,已为140多家企业实现股权融资50多亿元。

  与此同时,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创新热情也在政策支持中得到激发。以宁波银行苏州分行为例,创新开发推出的产品一个接着一个,从运用“融资租赁”产品,为企业盘活动产资源到运用“税务贷”产品,为企业解决“资产少、规模小、融资难”难题,从运用“创业贷”产品,为企业提供信用背书到运用“十年贷”产品,发挥“期限长、无周转、随借随还”的优势,为企业破解超短期用款需求和频繁周转的阻滞点等,服务了不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借助移动端赋能,该行信贷业务中“十年贷”业务和“小微贷”业务均可通过线上系统申请,业务出帐流程实现了“3分钟申请、2分钟审批、1分钟用款”,帮助企业迅速获取融资。建设银行苏州分行通过加强与市金管局、人民银行及地方征信公司合作,发挥征信数据价值,创新推出的“征信云贷”1月上线以来,已授信客户170户,授信金额1.06亿元,此外针对诚信用电客户在同业率先推出的“云电贷”,针对诚信缴税客户推出的“云税贷”,针对诚信缴纳公积金客户推出的“薪金云贷”等都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建行惠懂你”App实现的“一分钟”融资、“一站式”服务、“一价式”收费,给企业带来了全新的信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