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效好”“见效快”,这类描述常被理解成是对药品的描述。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些药店常用这类词汇诱导消费者购买非药品。目前,姑苏区正在开展针对辖区内药店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的专项整治行动。该行动的开展,缘起“公益守护联盟”对消字号产品违法添加激素乱象的相关报道。

  今年6月底,“公益守护联盟”关注到市场上销售的部分消字号软膏非法添加了激素。“公益守护联盟”发起单位之一——姑苏区人民检察院送检产品的检测结果显示,送检的12种消毒产品均含有激素,部分消毒产品甚至含有三种不同的激素。根据相关规定,“消毒产品禁止使用抗生素、抗真菌药物、激素等物料”。针对消字号产品添加激素乱象,姑苏区检察院向辖区相关部门发送了检察建议。

  7月4日,苏报“‘公益守护联盟’在行动”专栏以《消字号“神药”不是药!》为题进行了报道,相关职能部门非常重视,并迅速组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苏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近期发函,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全市消毒产品生产经销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抗抑菌制剂类消毒产品的监督抽检力度。近期,姑苏区卫生监督所对经营抗抑菌制剂的药店组织了大排查。

  “我们对辖区内226家经营抗抑菌制剂的药店进行了排查,发现24家存在问题。”姑苏区卫生监督所所长宓惠宏介绍,在监督检查的同时,要求各抗抑菌制剂经营单位对照有关法规规范要求和排查情况进行自查自纠,进一步规范消毒产品经营行为,并签订规范经营消毒产品承诺书,落实经营单位主体责任。相关情况通报药品产地监管部门后,当地专门派员到苏州来了解情况。

  在普通人的印象中,药店销售的产品应是经过审批的相关品类。然而,很多药店不仅销售药品,还卖保健食品、化妆品甚至日化用品。保健品当做药品卖、非药品宣称有疗效、各种产品混放等乱象也经常受到消费者诟病。为此,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以消字号产品整治为契机,向辖区内零售药店发放了《致辖区药品经营企业的一封信》,要求相关企业自查自纠。“对于非药品经营明确要做到‘四个不得’,即不得超范围经营、不得从非法渠道购进、不得将非药品与药品混放、不得宣称功能主治、适应症或者明示预防疾病、治疗功能或药用疗效等。”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药械处副处长于丽丽介绍,该局针对城乡接合部、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随机抽取药店进行突击飞行检查,共发现16家药品零售企业存在未设立独立非药品陈列区域、未张贴非药品警示语等违规情况。问题企业均被责令限期整改。今后,该局还将进一步加强长效管理机制,对于非药品广告涉及药品宣传、夸大宣传,“非药品冒充药品”进行销售等行为,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查处。